上海硅酸鹽所舉辦第三十八期“東生講壇” 諾貝爾化學獎評選委員會成員Sven Lidin教授作報告
文章來源: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 發(fā)布時間:2024-04-25 | 【打印】 【關閉】
4月22日上午,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在嘉定園區(qū)G樓4樓報告廳舉辦第三十八期“東生講壇”,邀請著名結構化學家、諾貝爾化學獎評選委員會成員、瑞典皇家科學院、歐洲科學院院士、隆德大學無機化學教授Sven Lidin為主講嘉賓,作題為“The History and Future of the Nobel Prize”的學術報告。上海硅酸鹽所所長蘇良碧,副所長史迅,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硅酸鹽所研究員陳立東出席講壇,來自上海硅酸鹽所的科研人員、研究生100余人參加講壇。講壇由史迅主持。
史迅代表上海硅酸鹽所向Sven Lidin教授表示熱烈歡迎和誠摯感謝,并簡要介紹了講壇設立的相關背景和Sven Lidin教授的科研經歷。
Sven Lidin教授在報告中介紹了諾貝爾本人生平,諾貝爾獎來歷,諾貝爾獎的評選過程,諾貝爾獎的發(fā)展和進步以及對各個研究領域的融合和推動等幾個方面。作為諾貝爾化學獎評選委員會成員,他在報告中著重介紹了諾貝爾獎的評選過程。Sven Lidin教授在報告最后對諾貝爾獎未來發(fā)展趨勢作了展望。他表示,諾貝爾獎獲得者越來越國際化,同時,諾貝爾獎也在打通化學物理生物各個領域之間的藩籬和專業(yè)之間的界別,推動交叉學科發(fā)展。報告通俗易懂,翔實有趣,引發(fā)了與會人員的踴躍提問。
報告會后,蘇良碧代表上海硅酸鹽所向Sven Lidin教授贈送紀念證書,Sven Lidin教授為“東生講壇”第三十八期講座簽名留念。陳立東院士陪同Sven Lidin教授參觀了上海硅酸鹽所科技成果展廳。
Lidin教授的學術生涯開始于隆德大學,并在斯圖加特馬克斯普朗克固態(tài)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員。歷任斯德哥爾摩大學無機化學系主任和隆德大學理學院院長。他專注于功能材料開發(fā)和晶體結構解析,特別關注能源轉換、儲存和其他關鍵技術應用。目前,他在隆德大學領導多個創(chuàng)新項目,致力于提高光伏設備和電子器件的效率和服役性能。他曾擔任瑞典諾貝爾化學獎委員會成員,并在國際晶體學聯(lián)合會擔任過秘書長和主席。他的杰出成就得到了多個知名獎項的認可,包括瑞典皇家科學院、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和歐洲科學院的院士。
諾貝爾化學獎評選委員會成員、瑞典皇家科學院、歐洲科學院院士、隆德大學無機化學教授Sven Lidin作報告
蘇良碧代表上海硅酸鹽所向Sven Lidin教授贈送紀念證書
史迅主持會議
參觀科技成果展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