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院所動態(tài)新聞 > 工作動態(tài)
作為一類重要的非石油綠碳資源,CH4轉化利用具有較大的經濟價值。工業(yè)上主要是通過將CH4在高溫下轉化為合成氣,繼而在高壓條件下合成CH3OH等下游產品。相比間接法,CH4直接轉化為高附加值化學品由于具有流程短、能耗低和操作簡便的優(yōu)勢而受到工業(yè)界及學術界的廣泛關注。然而,CH4分子具有四面體高度對稱的結構,其較高的C-H鍵能(439 kJ·mol-1)和較差的C-H鍵極化能力(2.84 ×10-40·C2·m2·J -1)等使得CH4直接轉化變得十分困難。因此,CH4直接轉化被催化界乃至化學界公認為“圣杯”式反應。相比于CH4直接轉化制備C1含氧產物(如CH3OH、HCHO和HCOOH),將CH4直接轉化為更高附加值的C2+含氧產物(如CH3COOH等)更具挑戰(zhàn)性。目前文獻報道的負載型貴金屬催化劑如Rh、Pd和Ir等仍難以在獲得較高CH3COOH收率的同時獲得較高的CH3COOH選擇性,且這些金屬昂貴的價格嚴格地限制了其在CH4轉化中的進一步應用。
該研究工作構建了ZSM-5負載的二核Fe位點催化劑(Fe-BN/ZSM-5)并用于CH4直接轉化制備CH3COOH。采用多種先進表征如球差電鏡(AC-HAADF-STEM)、X-射線吸收精細結構(XAFS)、紫外光譜(UV-vis)和拉曼光譜(Raman)證實了二核Fe位點([Fe(III)-(μO)2-Fe(III)-(OH)2])的結構。Fe-BN/ZSM-5催化劑在近室溫條件下同時展現(xiàn)了超高的含氧產物總選擇性和CH3COOH在含氧產物中的選擇性(圖1)。在一定條件下,Fe-BN/ZSM-5催化劑的CH3COOH生成速率甚至優(yōu)于ZSM-5負載的Rh、Ir和Ru貴金屬催化劑。在30°C下,含氧產物選擇性高達89%,CH3COOH在含氧產物中的選擇性高達66%。若不考慮生成的CO2,CH3COOH在含氧產物中的選擇性可高達100%。
圖1 Fe/ZSM-5催化劑用于甲烷直接轉化制備乙酸的反應性能
基于同位素示蹤實驗和理論計算等分析,作者提出了在二核Fe位點上CH4、H2O2和CO制備CH3COOH的反應機理(圖2)。首先,H2O2在二核Fe位點上得到吸附態(tài)的羥基物種(OH*),隨后OH*物種可以與CH4反應并生成甲基自由基(·CH3)。進一步發(fā)生CO吸附生成吸附態(tài)的CO物種(CO*),隨后·CH3分別和CO*/OH*偶聯(lián)得到吸附態(tài)的乙?;?span lang="en-US">CH3CO*)物種和乙酸物種(CH3COOH*)。最后形成CH3COOH并再生二核Fe位點。相比于CH4與OH*經過一步直接得到CH3OH而言,·CH3與CO*和OH*直接偶聯(lián)得到CH3COOH在熱力學和動力學上都更有利,因此在CH4直接轉化中展現(xiàn)出更高的CH3COOH選擇性。
圖2 基于CH4轉化制備CH3COOH的同位素示蹤實驗和理論計算
該工作為CH4直接轉化制備具有高選擇性的單一產物提供了新思路。論文的第一作者為我院博士生吳博,X-射線吸收表征通過與我院上海光源李炯研究員團隊在BL11B線站開展in-house研究完成。該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上海市優(yōu)秀學術帶頭人及中科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