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為海洋設施披上防腐蝕外衣——記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表面工程事業(yè)部副主任王立平

文章來源: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  發(fā)布時間:2019-05-05  |  【打印】 【關閉

  

  不論是風吹浪打的海船、跨海大橋,還是高懸太空的衛(wèi)星、空間站,都極容易被腐蝕。對于任何工業(yè)材料來說,腐蝕都是一名悄悄的破壞者——我國每年的腐蝕總成本逾兩萬億元。

  王立平就是這個與腐蝕對抗的人,從弱冠到而立到如今年近不惑,他在“防腐”領域攻堅克難,為高塔、船舶、橋梁披上了防腐外衣。

  與海洋腐蝕作斗爭

  為組建中國科學院海洋新材料與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2015年8月,王立平和家人從干燥少雨的西北重鎮(zhèn)蘭州出發(fā),驅車前往溫潤潮濕的濱海城市寧波。

  2400公里路程,3天時間,那一路王立平心里五味雜陳。在此前的10多年間,王立平一直從事空間抗磨與潤滑薄膜材料及其航天航空應用的研究,彼時卻要肩負起海洋新材料與應用研究的重擔,挑戰(zhàn)之大可想而知。

  他即將到達的寧波,“三江交匯五洲通”,海風傳遞著江南都市的靈秀與時尚。這里對研究腐蝕與防護材料的人來說也有著不一般的吸引力,有著得天獨厚的科學研究條件,這里是最真實的實驗場所,這里有孵化中的防護材料高新技術產業(yè)。

  在那之后,在2016年跑遍幾乎所有海洋材料或海洋裝備研究院所的基礎上,2017年,王立平和團隊的研究足跡開始沿著黃海、東海、南海、海南文昌、西沙永興等沿海試驗站和試驗基地不斷延伸。

  他記得,在四面環(huán)海的西沙小島上,他們的研究設備曾遭遇過無數(shù)次暴風雨的洗禮。7月份的中午,西沙小島的溫度高達50多攝氏度,設備鋼結構表面溫度更是高達80多攝氏度,團隊成員就是頂著這樣的烈日,安裝維護著各類試驗設備與裝備。黝黑的皮膚和滿手的水皰就是團隊科學奉獻精神和探索求真的最大價值體現(xiàn)。

  團隊兩年多的努力也獲得了回饋。他們攻克了一個又一個裝備如何在海洋環(huán)境下延壽的技術難題,成功開發(fā)了一個又一個功能防護涂層體系,成果也不斷得到同行和市場的認可。

  以舟山基地380米世界最高輸電塔為例,輸電塔面臨著來自熱帶海洋環(huán)境下高鹽、高濕及高溫的侵襲。王立平團隊開發(fā)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石墨烯改性重防腐涂料,成功應用于此高塔上,使其耐鹽霧壽命超過6000小時,防護壽命提高約3倍,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相當于給身處憤風驚浪中的輸電高塔穿上了一件外衣。目前此成果已經實現(xiàn)產業(yè)化,儲油罐、配電網設施、橋梁工程、船舶、南海海洋設施等也都著上了這件外衣。

  讓團隊發(fā)揮巨大合力

  作為一名80后青年科學家,王立平成長得比同齡人快許多?!斑@些榮譽不是我一個人的,是團隊的肯定?!蓖趿⑵娇偸菑娬{團隊的力量。他不停地跟記者說,報道盡量簡單一些,不必濃墨重彩。王立平說,團隊里的關系不是行政命令關系,不能憑借課題組長的身份,在實驗室指揮別人做什么。團隊里大家都是平等的合作關系。

  對于團隊,王立平有自己的用人智慧:有些人一上臺就緊張,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但他能每天在實驗室手把手地帶著學生做實驗,非常認真;有些人不愛寫文章,也不愿意待到實驗室里面,但他能去工廠解決實際問題。這些人,王立平都努力吸收到自己的團隊中來。

  “我只看一個人最強的優(yōu)點,不必給缺點給予太多關注。如果他在某個方面最認真最強,那我一定要把他引進我的團隊。”王立平不要求學生或老師發(fā)多少文章,申請多少專利。他訂立的考核標準有兩點:一是把原理說清楚,二是把實際問題解決好。大道至簡,這樣的評價體系讓整個團隊沉心做科研,致力于攻破一個個難題。

  王立平先后主持完成了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科技部973課題、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防重點項目等20項重要項目,帶領青年創(chuàng)新團隊在極端環(huán)境材料研制與工程應用方面攻堅克難,團隊吸引了來自日本、美國等多學科交叉成員。

  “這是做科研最好的時代”

  有媒體采訪王立平時,他表示不必刻意地宣傳科研的辛苦艱難,科研是他喜歡的一份職業(yè),和其他任何一份職業(yè)并沒有多大分別?!翱蒲腥藛T經常被刻畫成這樣一種形象,放棄了所有休息的時間,每天泡在實驗室里面,通宵達旦,甚至放棄了跟夫人孩子團聚的時間,我是不贊成的?!?

  “時代在發(fā)展在進步,這是科研工作最好的時代,國家提供許多資金支持,社會上對于科研人員是尊重和認可的,很多的新聞報道和社會輿論都給予科研人員很多的關注?!蓖趿⑵礁锌?。

  對于正在或準備從事科研工作的年輕人,王立平建議,要不斷地學習,“我的老師快80歲了,他還在學習”。王立平師從薛群基院士10余載。2013年,薛群基院士古稀之年轉型做海洋新材料,他每天都來辦公室,沒事的時候他在網上找資料,好多公式他不認識,他會問自己的學生,甚至是學生的學生?!斑€要學會堅持,不管環(huán)境再怎么惡劣,都不要抱怨;懂得感恩也很重要,如果一個人很優(yōu)秀,各個方面也都很不錯,但是缺乏感恩的品質,恐怕也很難走遠?!?

  談及未來的打算,王立平說:“希望能夠進一步為我國海洋工程建設、海洋資源開發(fā)、海疆安全保衛(wèi)以及海洋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重要的理論與技術支撐。”

 

 ?。ㄔ陌l(fā)布于《光明日報》第2版,2019年5月5日,記者 俞海萍 本報通訊員 曾冰)

  【原文鏈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9-05/05/nw.D110000gmrb_20190505_1-02.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