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高松作客上海硅酸鹽所舉辦第八期“東生講壇”
文章來源: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 發(fā)布時間:2018-09-30 | 【打印】 【關閉】
9月29日下午,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在長寧園區(qū)舉辦第八期“東生講壇”,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高松作為主講嘉賓,為上海硅酸鹽所百余名科研人員和研究生作了題為“低配位鑭系單離子磁性體”的報告。上海硅酸鹽所所長宋力昕出席講壇。
高松院士在報告中介紹了分子磁體的基本特征,針對團簇分子磁體各向異性難以調控的問題和挑戰(zhàn),提出對單(順磁)離子磁體這一更加簡單的分子磁體開展深入研究,并詳細闡述了增強單離子磁體單軸各向異性的調控策略:選擇自旋軌道耦合強和各向異性程度大的鑭系稀土離子(如Er3+,Nd3+,Dy3+等),通過調控配體的種類,設計合成了多種單離子磁體,構建了世界上最小的單離子磁體;提出低配位單離子磁體,并指出強的軸向配體、弱的橫向作用、Ln=C或Ln=N鍵的引入是構建低配位單離子磁體的“秘訣”。最后,高松院士對低配位單離子磁體的研究進行了展望,指出了未來面臨的各種挑戰(zhàn)。報告結束后,高松院士與到場的科研人員和研究生們就低配位單離子磁性體的研究與合作等話題開展了熱烈的討論。
報告會后,高松院士為“東生講壇”第八期講座簽名留念。
高松院士,無機化學家。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1964年2月生于安徽泗縣。1985、1988、1991年先后獲北京大學化學系理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F(xiàn)任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兼任教務長。200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高松院士主要從事配位化學與分子磁性研究,將分子設計合成、實驗表征與理論研究相結合,系統(tǒng)研究了分子固體中磁性離子的相互作用、磁弛豫、磁有序等與結構的關系。在發(fā)展新的磁現(xiàn)象、發(fā)展新類型的分子和單鏈磁體等方面合成了具有獨特拓撲結構的氰根橋連二維配合物,依賴外磁場具有磁弛豫現(xiàn)象。設計合成了一系列短橋配體構建的分子磁體,高含水有機晶體中的分子簇和網(wǎng)絡可以為理解宏觀水的結構提供線索。曾獲2004年中國青年科技獎、2006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等多項獎勵。
高松院士作報告
高松院士簽名留念
講壇現(xiàn)場